学术成果简报
研究背景 临床显示,约5%-10%的骨折无法愈合并发展为不愈合,且骨折后的死亡率也在逐步上升,所以骨折后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骨折与恒古骨伤愈合剂,通过动物模型,评估其促进愈合的药效并探索作用机制,旨在提升药物科学价值,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研究方法 ·构建骨缺损大鼠模型,通过X射线动态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恒古骨伤愈合剂的药理作用; ·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分析,确定骨缺损相关基因和恒古骨伤愈合剂的有效靶点,进而构建"疾病相关基因-方药效应"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一系列核心网络靶标,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
研究结果 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通过加速皮质骨的修复和骨小梁的生长,而显著促进骨缺损修复。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来看,骨缺损大鼠的皮质骨、松质骨和骨连接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之下,恒古骨伤愈合剂能以高剂量组依赖性的方式产生有利影响。骨缺损大鼠血清中骨转换标志物、骨生长因子和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水平和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水平也被恒古骨伤愈合剂的治疗所逆转。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我们推测恒古可能会降低ZBP1-STAT1-PKR-MLKL信号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所致骨缺损的坏死水平。实验表明在骨缺损大鼠体内,ZBP1、STAT1、PKR 和坏死末期标志性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在治疗组的骨缺损大鼠体内,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却没有升高。同时,骨组织上清液中 RIPK1、RIPK3 和 MLKL 的活性也受到了抑制。
研究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可通过调控ZBP1-STAT1-PKR轴,从而促进骨形成和骨缺损修复,进而抑制由RIPK1/RIPK3/MLKL激活介导的坏死性凋亡。
期刊:《Chinese Medicine》 官网网址:https://cmjournal.biomedcentral.com/ 参考文献: [1] Suya Zhang, Yudong Liu, Zhaochen Ma, et al. Osteoking promotes bone formation and bone defect repair through ZBP1–STAT1–PKR–MLKL-mediated necroptosis[J]. Chinese Medicine, 2024, 19(13)